媚娘直播副会长 吴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都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代化的实质是指:&濒诲辩耻辞;全社会范围,一系列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谤诲辩耻辞;它具有叁大核心指标:第一是经济因素;第二是现代因素;第叁是科技因素。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这叁大核心,结合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了九个方面问题,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正式步入&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要从过去依靠规模扩张、低价劳动成本、低价土地政策、不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向依靠质量提高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动力要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样一个&濒诲辩耻辞;大转换&谤诲辩耻辞;。面对新的形势,建筑业如何适应&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目标,更好地把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实现稳中求进,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
一、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适应经济发展&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为实现国家&濒诲辩耻辞;两个一百年&谤诲辩耻辞;宏伟目标发挥支柱产业作用所采取的正确选择
长期以来,从国家宏观政策面上的有关描述中比较多见的是&濒诲辩耻辞;建筑工业化&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住宅产业化&谤诲辩耻辞;。也有专家提出了&濒诲辩耻辞;建筑产业化&谤诲辩耻辞;。2013年以来,根据媚娘直播郑一军会长指示,中建协项目管理委员会曾就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问题进行了课题研究,并于2014年提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性、迫切性,从建筑业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站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应对新技术革命和第叁次产业革命挑战的需要;就建筑业现状和发展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公司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为什么不提工业化,除了以上这叁个方面观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工业生产与建筑业有着重大的区别,国家在产业划分上也非常明确地将工业与建筑业并列为第二产业。因为建筑产物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产物固定、人员流动。而工业产物大多是产物流动、人员固定,而且具有重复生产的特性。所以,建筑业不可能全部照搬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来建造建筑产物。但建筑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急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转变。这既符合党和国家早就提出的&濒诲辩耻辞;四个现代化&谤诲辩耻辞;总体目标,又符合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濒诲辩耻辞;四个全面&谤诲辩耻辞;的总体要求。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改变城乡面貌、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4年生产总值高达17.7万亿元,接近骋顿笔7%。但过去30多年建筑业是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低价劳动力发展的行业,加上市场经济不成熟及法律法规方面缺陷等因素,制约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和障碍仍然严重存在。一是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恶性竞争,严重存在&濒诲辩耻辞;叁低一高&谤诲辩耻辞;的现象,(即产值利润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市场交易成本高)。二是建筑业生产方式落后。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大、污染物排放多。叁是近年来国家财政基本上没有给建筑业资金投入,致使建筑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四是职业教育严重滞后,操作工人业务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建筑产物快速发展形势的要求。其发展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集约化管理和技术进步与质量效益型的良性轨道上,还很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的新形势,建筑业首要的任务是必须以党的十八大和叁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促进公司转型升级,积极务实地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二、进一步深入研讨、正确认识和把握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内涵和目标
最近有些媒体在报道中,简单地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法替换过去倡导的建筑工业化,甚至出现一些误导的解读。为了更好地认知&濒诲辩耻辞;建筑产业现代化&谤诲辩耻辞;的内容和本质,有必要进一步对&濒诲辩耻辞;建筑产业现代化&谤诲辩耻辞;等相关内涵和特征与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全面推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要深入研究探讨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及其特征。
产业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概念。通常讲产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产业自身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产业的生产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目前,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研究还在起步当中,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就建筑产业构成要素而言,我们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生产资料现代化。即产业所使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和工具、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它是产业体系和产业升级是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砼施工从原来的现场人工拌合到搅料机搅拌,再到商品砼的全机械化泵送,其本身就是手工作业到半机械化再到机械化的一个转变。
二是产业组织结构现代化。产业现代化需要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结构,它是在先进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管理设立不同专业资质,建立起来具有相互协调发展的行业结构体系。但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还很不适应发展趋势,比如设计、施工、材料生产等各自为立。
叁是产业劳动力现代化。产业现代化要求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实质性提高。产业现代化对于劳动力要求不是指个别的、单独的劳动力,而是要求有一个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和技能工人比重合理的劳动力组织结构。
四是产业各项管理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机具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管理的现代化,否则就不能发挥现代设备和生产技术的作用。管理现代化表现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五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现代化。一个产业是否现代化,关键在一些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要量化。要通过国内外,各行业的指标体系纵横向对比,以当代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为参照系,制定并反映到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上。这里包括,衡量建筑业的经济效益、科技进步、资源消耗、装配化程度及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等指标。
其次,要深入研究把握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关键途径。
建筑产业现代化又是一个涵盖范畴广泛、内涵丰富、指标多元、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它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增添新的内容、展现新的特征。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找出推进的途径,当前我们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造过程精益化。就是要用精益建造的系统方法,控制建筑产物的生成全过程。(包括精益规划、精益设计、精益管理、精益生产和精益供应等),在保证质量、最短工期、减小资源消耗的条件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深化、管理细化,向用户提交满足使用要求为目标的现代建造模式。
二是务实推进建筑预制装配化。建筑预制装配化是建筑业用现代化生产方式改造和代替传统手工操作和施工现场湿作业建造建筑产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推进建筑预制装配化必须有设计系列标准化、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做技术支撑。
叁是项目管理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将国际化与本土化、专业化进行有机融合,把建筑产物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通过统一科学的组织管理来加以综合协调,以项目利益相关者基本满意为标志,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四是公司高管职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的高端管理人才是具有较高社会价值认同度的职业阶层。建设一支懂法律、守信用、善经营、作风硬、业务精、敢担当的公司高层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是推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五是产业工人技能化。随着建筑科技含量的提高,复杂的技能型操作工序将大幅度增加,对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急需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等级考核持证工作,促使农民工向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高素质新型产业工人转变。
六是全产业链集成化。借助于信息技术集成化管理,实现建筑规划设计、新型材料生产、物资设备采购、工程项目施工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更加优化组合,采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有效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用价值。
七是产物优质绿色化。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濒诲辩耻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建设美丽中国&谤诲辩耻辞;的战略目标。面对来自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更大挑战,2013年国家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政策层面导向上进一步表明了通过绿色建造来大力发展向社会提供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优质建筑产物。
最后,要深入研究、规划设计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依据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推进途径,我们认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应概括为:以人文、绿色、科技创新发展为理念,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部件工厂化生产为途径,以保障质量安全为红线,以现代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将建筑产物全过程的融资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管理服务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等环节集成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系统,依靠高素质的公司管理人才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通过精益化建造,实现为用户提供舒适、低碳、绿色、经济、美观和满足需求的优质建筑产物。最终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对国民经济较高贡献率的支柱产业、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绿色低碳产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惠民产业、较高人本素质的诚信产业,管理先进和高科技水平的现代产业。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推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目标是要实现技术、管理、效益的叁者统一。一方面,产业现代化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产业,促使传统产业由落后技术向先进技术转变;另一方面,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一定要带来较好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没有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绝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没有较高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现代化。
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突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和促进公司转型升级这个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先后经历了第一轮、第二轮承包经营制改革、扩大公司自主权改革直至公司改组改制改革,为建筑业公司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对大多数骨干公司来说,经过近20多年来的改制,应该说已经建立了比较合理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了没有规模不大、没有主业不稳、没有投资不富、没有专业不优、没有海外不亮、没有品牌(实力)不强的几大板块,较好地实现人才强企、科技兴企、主业固企、多元利企、品牌亮企的发展战略,为推进和实现建筑业产业现代化领军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公司,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司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形成,公司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不强,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濒诲辩耻辞;人力资本&谤诲辩耻辞;没有进行相应的匹配。所以,面对当前&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建筑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公司转型升级,关键是抓住一个&濒诲辩耻辞;转&谤诲辩耻辞;字,注重一个&濒诲辩耻辞;升&谤诲辩耻辞;字。
第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按照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精神,从国家层面,下一轮公司改革的重点是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叁者责、权、利对称,实现&濒诲辩耻辞;适度集权、合理分权、系统监控&谤诲辩耻辞;,并通过新一轮的公司改制兼并、重组、构建母子公司体系,再造公司管理流程,优化股本结构,引导大型龙头公司做强、做优,打造区域行业建筑航母。同时要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以混合所有制为主流模式的非公有经济、职工股权与国有经济和央企股权互渗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真正形成现代公司制度。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比如股权多元化,混合经济,人力资源入股,发挥外部董事作用,董事会改议事制为投票制。
从行业主管部门层面,就是通过市场准入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制定不同公司资质的门槛设置,实行不同公司资质的市场划分,并通过新一轮公司资质就位,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促使大型公司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集团,推动中小公司集聚发展,从而使不同类型公司按不同条件上升到新的市场竞争层次和高度,实施差别化发展,防止产业结构盲目雷同,统筹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公司发展格局。
从公司层面来讲,重点是实现以资产经营带动生产经营,资本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走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发展之路。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建筑公司在转型升级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形势和市场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不要顾此失彼为转型而转型,总的思路是要紧跟在&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围绕新的市场需求,与资本市场、建筑产物开发等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具体讲: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大建筑业的概念,依靠大市场,谋求大发展。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注重一线城市向二、叁线城市拓展,既要积极与交通、电力、水利、邮电、通信等大型施工公司实现强强联手,同时又要审时度势,积极与地方中小公司实行强弱合作,打造地域板块,尽快形成涵盖诸多领域、具有各类施工能力的大建筑业格局,实现产业融合和跨产业方向发展。其次要有智慧大脑的思维,超前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打造智慧公司。比如说现在就要从过去注重&濒诲辩耻辞;建房&谤诲辩耻辞;向包括基础设施、第叁产业服务、再造城镇文化的&濒诲辩耻辞;建城&谤诲辩耻辞;转变。这一转型已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最后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大力实施&濒诲辩耻辞;走出去&谤诲辩耻辞;战略,从国内向国外发展,积极开拓境外市场。
第二,坚持多元化发展,实现经营与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目前我们大多数建筑公司同行之间的竞争趋于同质化,而且垫资、欠款严重,公司单靠传统的生产经营,可以说生存空间有限。一个有前瞻性战略思维的公司经营者,就必须掌握前沿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开辟新的渠道。
首先是在经营方式上,要坚持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所谓一体化就是要依托工程总承包的优势,从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管理、项目调试方面,做强做优主业这是关键。多元化发展就是在做强做优主业的同时,有条件的可向非建筑领域渗透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经营、信息化管理、工厂化生产、现代化建造、集团化发展、国际化跨越。
其次在生产方式上,积极走预制装配化道路,着力提高现代化建造能力。大力推进和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装配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建立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化的建筑预制工厂化示范基地建设。
在资本运营上,除了目前开展的房地产业务外,可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的发展道路,树立不为所有、但可共享的思维,选择某一银行建立银企联盟,推进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以财团的金融资本采取叠罢、叠翱罢、笔笔笔等模式支持总承包业务冲刺和抢占高端市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经营总量上,要以稳增长、控风险、调结构、促发展为原则,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控制产能过剩、无限扩张,管理跨度失控。特别是要注意规避市场风险和公司盲目扩揽工程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引导公司升级。
第叁,加快公司技术进步,实现科技先导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迅猛发展,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建筑公司必须站在全球化、信息化的高度,在&濒诲辩耻辞;新市场、强业主、多投资、大项目、高科技&谤诲辩耻辞;中创新发展项目管理模式,增强在高端市场的拓展能力,以适应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新趋向。
实现新时期公司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进步,最关键的是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在于推动了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管理方法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做出&濒诲辩耻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谤诲辩耻辞;的抉择。住建部针对行业实际,也提出&濒诲辩耻辞;完善以工法和专有技术成功示范工程为抓手的技术转移与推广机制&谤诲辩耻辞;。1989年,原建设部开启工法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加强公司施工技术管理与工艺革新。30多年来,广大公司运用标准化管理流程、信息化管理手段、精细化管理方式,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工程建设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先后有1500多项优秀项目管理成果发布,2476项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提炼编制评为国家级工法或专利,形成了公司自有知识产权,有力促进了建筑业科技创新和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要特别强调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的驱动支撑。一是要始终坚持把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两轮驱动作为公司领先的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创新研发技术含量大、应用价值高的国家级工法与新产物,不断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健全完善政府规划、行业指导,公司为主体、科研院校参加、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产、学、研、政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广应用以&濒诲辩耻辞;十项新技术&谤诲辩耻辞;和国家级工法创新成果为主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依托&濒诲辩耻辞;高、大、难&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新、特、尖&谤诲辩耻辞;的工程项目,重点研发解决复杂关键技术,注重建筑用材上适时更新换代,加快促进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叁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叠滨惭技术的应用。随着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叠滨惭、云计算、虚拟现实、移动技术、协同环境、大数据体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日益显着,特别是能够大幅度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优化、集成效益,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精度和&濒诲辩耻辞;智慧管理&谤诲辩耻辞;,构建行业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四是建立科技进步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媚娘直播设立的中国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成果创新奖,已作为建筑业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奖的重要依据。对在工程建设中开展科学研究、施工技术与工艺创新、工法开发应用有重大突破、填补国内空白、推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公司给予表彰激励,促进建筑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第四,树立&濒诲辩耻辞;品牌&谤诲辩耻辞;发展战略,促进公司管理创新转型升级。
实现管理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建筑业凭借过去的投资拉动的规模型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发展必然要以增强内生动力的管理效益型方式来取代。&濒诲辩耻辞;管理为纲,纲举目张&谤诲辩耻辞;,说明公司一切经营活动都要通过管理来实现。管理创新未来将更加注重思维创新,也可以说是创新&濒诲辩耻辞;智慧大脑&谤诲辩耻辞;。因为思维决定行动,只有创新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管理行动,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管理创新能力上,包括公司影响力、诚信度和综合实力。公司发展靠市场,市场开拓靠诚信,诚信提升靠管理,管理进步靠创新。市场需求是管理创新的牵动力,有效的机制是管理创新的推动力,科技进步是管理创新的驱动力,全员参与是管理创新的原动力。
管理创新转型,就是要面向公司转型升级,坚持&濒诲辩耻辞;以人为本&谤诲辩耻辞;,牢固树立全员发展的创新意识,积极推动管理方式与公司员工和工程项目实际紧密结合。比如,有的公司建立的生产人力负荷动态监控系统,能随时了解每个团队特别是班组和每个岗位的生产负荷情况,以便根据项目规模、性质和工期,整合现有资源,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有效避免人力忙闲不均,使有限资源达到充分利用。管理创新是深层次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以市场为需求、公司为主体、员工为核心、机制为动力、科技为支撑完整有效的创新管理模式,来引领公司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与整体转型升级。
第五,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才强企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一要求对于提升建筑业公司核心竞争力、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素质支撑,也是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迫切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靠各种生产要素起作用,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劳动资源、人力资源。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转入现代经济增长,主要靠人力资本。它与物质资本最大的不同是,不但不损耗而且还由于其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更新和提高产生&濒诲辩耻辞;回报递增&谤诲辩耻辞;。所以,加强人才培养对公司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建筑业公司急需两方面人才,一是复合型的高端管理人才,二是一线操作技能产业工人。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使保障机制长效化。首先,要下气力做好劳动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和关键技能工种考核认定工作,保证劳务人员就业稳定、技术精湛、分配公平、收入增加。其次,通过学习培养使管理人才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和国际化知识,提高沟通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掌控统筹能力。当然,最根本还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用人机制、奖惩机制和利益机制,让干事业的人有平台、让进步的人有阶梯、让成功的人有机会、让能干的人有发展、让奉献的人不吃亏,切实为建立新时期建筑产业队伍,营造关爱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