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直播

对于扬州市建筑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来源:
  • 点击量:31,778
  • 发布时间:2011-12-09
  • 分享到: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 宋建国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5月份以来,扬州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在常委会分管主任的带领下对扬州市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我们了解了宝应、高邮、江都、仪征、邗江等县(市、区)建筑业发展现状;深入华建、扬建、扬安、邗建等建筑公司了解经营发展情况,广泛听取对建筑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赴泰州市建工局、南通市城建局、海门市中南集团学习建筑业管理和建筑公司改制先进经验;实地考察长春、大庆以及西北等建筑市场;并征求市人大环资城建专业组代表及环资城建工委委员对建筑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

      建筑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把建筑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开拓建筑市场,使我市建筑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产业地位日益提升,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2007年,江都获得“建筑强县(市、区)的命名。今年,我市获得“建筑强市”的命名;高邮、邗江获得“建筑强县(市、区)”的命名;仪征获得“建筑之乡”的命名。

      二、建筑业发展存在问题

      1.整体实力不够强大。我市建筑业虽然拥有一批象江苏华建、江都建设、江苏邗建、江苏弘盛等骨干公司,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建筑公司组织结构松散,技术含量偏低、小而不强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无上市公司,与同是“建筑强市”的南通相比,海门中南集团早在2009年7月就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另有三家公司也进入上市辅导期,而我市目前无一家建筑公司上市;高资质公司偏少,特级资质公司我市仅有4家,有的县、市无一家特级资质公司,而南通多达15家。一级资质公司南通105家,我市是68家;公司规模偏小,在2009年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50强中,南通占有18家,且有6家公司位居前10,我市仅有9家;县域实力不强,南通的通州、海门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海安超过400亿元,而我市建筑业有较好基础的江都为495亿元,仪征仅为188亿元。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多年来,我市建筑公司仍沿袭了传统的以房建施工为主的优势,专业施工产值比例仅为22%。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全市1069家建筑公司中,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和装饰装璜的占绝大多数,而从事目前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特色工程建设的施工公司却很少,且施工资质等级也比较低。

      3.科技含量不够高。尽管这几年我市不少建筑公司在装备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市建筑公司现有一级建造师1466名、二级建造师4753名,数量仅为南通的2/3,占全省比例不到10%,远远不能适应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要求。

      4.经营机制不够灵活。从周边城市调研情况来看,泰州市按照“彻底改、改彻底”的要求,2005年前,分别完成了对中小公司、重点公司、困难公司3种类型建筑公司的改制,南通已经完成了三轮改制,目前正在进行第四轮改制,通过改制极大地激发了建筑公司的活力。尽管我市的建筑公司也已经进行了体制机制改革,但从目前来看,产权制度的改革仍然不够彻底,不够到位。

      叁、推进建筑业发展的建议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潜力巨大,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扬州建筑业如何“做大、做强、做优”,如何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我委建议:

      1.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建筑公司发展活力。

      (1)加大推进建筑公司改革步伐。建议市政府按照“彻底改、改彻底”的要求,在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公司加快建立股权合理流转、股东进退有序的机制,优化股权配置,解决原有资本分布散、素质低、效益差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公司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管理层和操作层分离的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调整、充实市政府建筑业改制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领导、协调的作用,对第一轮改制不彻底的公司要努力回头看,抓紧进行第二轮改制。在对重点公司的改制方法上,泰州市政府通过界定国有产权、人员身份置换、遗留问题解决、机制体制建设等改制方案将江苏一建国有产权以1.53亿元的评估价在江苏省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成功,被江苏一建原经营层通过募集股本购得,完成改制任务,值得我市借鉴。

      (2)推进管理方式创新。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强化内部管理、转变经营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建议市政府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和先进公司的成熟做法,适时提出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的指导性意见,引导公司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要推动公司深化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把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成本和效益核算到项目,落实到项目。指导公司推广经营管理层年薪制、期权激励制,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公司收益分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引导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全方位、全过程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益和水平。

      (3)千方百计做强龙头公司。市政府要扶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司,如江都建设、江苏华建等公司做好上市的辅导培训工作,积极争取上市。一级资质公司是建筑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力量,而我市的一级资质公司与先进地区相比偏少,要鼓励中小公司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扩大公司规模,提高资质等级。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公司通过强强联合或收购、兼并困难公司实行资产重组,通过相互持股、转让股份、存量存股和增持股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真正使公司的经营机制充满活力。今年要力争新增6至10家一级资质公司;同时,市政府要全力支持扬建、邗建、天宇等公司积极创造条件晋升特级资质。

      2.促进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市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以房建为主体的建筑业市场空间愈来愈小,竞争的程度愈来愈激烈。因此,要保持和发展“建筑强市”的优势,就要进一步加快实施结构调整的步伐,早一步调整,就可早一步赢得市场先机。建议市政府在转型调整的方向上,鼓励公司突破单一房建为主体的建筑产业结构,拉长建筑产业链,实现差别化竞争,推动中小公司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对有条件、有实力的重点骨干公司,则着重向以下三个方向延伸:一是向高效产业延伸,把建筑业发展的中心向机电安装、钢结构、环保、园林古建、装饰装璜、防腐工程等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转型,着力发展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公司;二是向基础设施产业延伸,要抓住国家拉动内需,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强与交通、电力、铁路等部门和公司的合作,使建筑公司参与到道桥建设、隧道建设、市政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三是向房产开发等三产延伸,要鼓励有实力的公司投资与建筑业关联度较高的勘探、房地产、建材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形成有扬州建筑业自身特色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结构。

      3.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为建筑公司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牵线搭桥,推进产学研联合。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公司的科技装备水平。对建筑公司的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等活动,市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安排科技三项经费、技术改造贴息补助,支持公司购置大型设备。

      4.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建筑业的支柱地位。

      (1)强化组织领导。建议各级政府要象抓工业、抓服务业、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建筑业的发展,认真研究解决建筑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建筑业发展鼓劲撑腰。市、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赴外地新兴市场考察,帮助公司宣传、推介。要加强我市建筑业管理机构建设。我们认为,驻外办事机构是拓展省外市场的中枢,市政府要统筹谋划,提高组织水平,对重点市场要专门配备精兵强将,提高扬州建筑业对外的整体作战能力,把派驻点建成连接市场、公司、政府的参谋部。

      (2)突出服务协调。各级政府要学习借鉴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的实际,研究制定新的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对建筑业的扶持力度。市发改、城建、财政、工商、科技、人社等部门要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对省、市已出台的各种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外经外贸、人才引进培训等优惠政策,要指导帮助建筑公司用活用足。要积极争取将建筑业公司纳入增值税改革试点,避免重复征税,进一步减轻公司负担。相关部门要想公司所想,急公司所急,帮公司所需,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公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3)强化对市场开拓的指导。一是要引导特级和一级资质公司,在巩固传统重点市场,牢牢占据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和陕西等五大市场的同时,辐射延伸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形成更大规模的区域性市场。二是要重点开拓中西部、东北地区省会和大中城市市场,特别是重庆、四川、广西、湖南、黑龙江、辽宁等地,积极做好与外地市场主管部门对接工作,搞好宣传、推介,帮助公司捕捉市场信息,广交合作伙伴,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三是要继续加大本地和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要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鼓励公司积极参与本市重点工程和房地产项目建设,为提升城市品质,建设“三个扬州”作出贡献。同时要鼓励具有对外经营承包工程资格的建筑公司,加强对境外市场的研究,积极参与到境外市场施工,在传统的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更多的境外市场。

      (4)完善奖励考评。要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将建筑业发展纳入对县(市、区)和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及年度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中进行考核。泰州市对县(市、区)年度考评的100分中,“建筑业发展”就占5分,远远超过其他指标所占分值,极大调动各地推进建筑业发展的积极性。建议我市也要适当增加建筑业在考评指标中的分值比重。我市对创鲁班奖的奖励只有3万元,泰州市创一个鲁班奖,奖励100万元,其中规定奖励项目经理不低于20万元,还对资质升级的建筑公司给予10-50万元不等的奖励。建议市政府要提高对创成鲁班奖或国优工程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做出突出贡献人员奖励标准;对资质升级的建筑公司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对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公司,要予以重点支持,助其不断发展壮大。

 

×
关注媚娘直播